页面

2015年1月27日星期二

【台湾】《KANO》—— 喜爱,就是追梦的动力




电影名称:KANO (”嘉义农林棒球队”的简称、”嘉农”的日语读音)
电影导演:马志翔
电影监制:魏德盛、黄志明
电影主演:永瀨正敏,坂井真紀,伊川東吾,大澤隆夫
片子语言:日语(主要),台语。客家语,原住民语
制作地区:台湾


一群披著不同顏色皮膚、說著不同語言與有著不同種族背景的少年,聚集一塊、打著他們喜愛的棒球。他們互相信任、支持對方,喜愛棒球的他們從最初的喜愛到想讓這支聚集三種種族、從未贏過任何一場比賽的嘉農棒球隊擠進日本大型棒球比賽——日本甲子園。一場對於棒球選手與球迷來說,有著權威的賽季。

這不僅限於電影的少年熱血,卻也是以台灣真人真事改變的一樁棒球事蹟。電影背景設在1931年大日本帝國統治之下的台灣,敘述這一支混合種族棒球隊在日本教練近藤兵太郎(伊川東吾 飾演)領導之下,奪下全島冠軍遠征第17屆夏季甲子園大會的故事。


為電影配上特定的物品為標誌,在進來看的幾部電影內都常運用到、敘述過去情節電影更甚。在《KANO》這部電影,毋庸置疑“棒球”就是整部電影的代表性物品與主軸。電影開始就運用了第三者談話再接著用了日本國旗與棒球沖天掉落在甲子園大賽會場的畫面,展開整部劇情的開始。

採取與《七號房的禮物》的類似劇情模式,先演繹現在的某部分再以其契機講述過去、最後才告知結局,也就是所謂的B-A-B-C故事展開。  


總片段時間長達三小時的片子,如果鋪陳與劇情過於沉悶、就實在沒讓人提起勁兒繼續觀看下去。《KANO》的前段劇情都在展現算是男主角的AKIRA吳明捷(曹佑寧 飾演)與出生農民的小伙伴們練球、上學的日常生活。故事開始變得精彩,是從近藤教練開始指導嘉農棒球隊的時候。

“甲子園!甲子園!甲子園!”,一群少年從魔鬼教練的加入後,就每天早上圍著嘉義農村邊跑邊喊著目標地點甲子園。人總得要擁有目標才得以前進。在不斷地提醒自己的目標,一直努力地想著目標前進。

“喊著喊著,就感覺自己真的就能打進甲子園。” 口號有時喊習慣了,就感覺這目標與自己融為一體了,不可能的時候感覺變得可能實現了。不斷地練習,讓嘉農棒球隊的實力開始變強。因為過於“出眾”,也吸引了幾位成員的加入、但同時也迎接了高年級學長的退役。


“日本人防守優勝、漢人打擊力強、原住民跑得快。” 這是嘉隆棒球隊的構造,不分種族,只要是熱愛棒球就能打棒球的原則。球隊在近藤教練的領導之下,過關斬將地打入了全島棒球賽的決賽,摘下了冠軍取得前往甲子園的門票。

一場場的球賽總能令人振奮熱血起來,如果懂棒球的人可以把劇情看得更透徹,也許會比常人來得熱血,也或許是一直吐槽?但,對於到現在還是搞不明白如何打出全壘打、達幾壘的普通觀眾我來說,這部電影的確讓我熱血了一把。這是每次看運動素材片段常發生的事情。隨著電影音效製造出來的情緒緊張、看著AKIRA即使受傷了卻堅持上場,為他投出連續幾球壞球失分而感到焦慮......這就是運動素材電影的魅力吧!

釘了釘子的木瓜樹,因為覺得自己生命不久矣,而努力地結出又大又甜的果,只為種子得以繁衍。沒有釘上釘子的木瓜樹,也會因為環境使然,而隨即結出同樣的果。而嘉農棒球隊的AKIRA就是釘了釘子的木瓜樹,他努力地支撐着完成比賽、隊員就後援支持像AKIRA如此地堅強着到最後。



整部電影讓我最感動的地方,莫過於球場上對著對手襲來的球,一直喊著“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歡迎光臨)”的嘉農成員們。他們感覺用盡畢生的力量與盡情地奔跑、追逐着他們青春勝利的尾巴。

雖然電影有些效果真的很假,例如那船與飛機。

即便如此,《KANO》故事帶來的震撼不會因為少許的瑕疵而損失。